亚色九九九全国免费视频_欧美又大又粗又湿A片_hdxxxxx日本hdxxx_亚洲网址在线_韩国演艺圈偷拍21集在线播放_欧美日产幕乱码2021芒果_暴食的狂战士在线观看_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_久久综合爱_亚洲色tu_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_日日摸天天爽天天爽视频_英国xxxⅹ性hd极品_亚洲 激情 小说 另类 欧美_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_美丽姑娘中文版在线观看_欧美视频亚洲视频日韩动漫_色欲AV亚洲AV永久精品_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精品人_性猛交波兰xxxxx

2016卷保定年鑒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方志館 > 數字方志 > 年鑒 > 2016卷保定年鑒 > 正文

工業

更新時間:2017-09-22 10:21:11點擊次數:519584次

【保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是主管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一是提出全市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擬訂并組織實施工業、信息化的發展規劃,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二是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市工業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組織實施行業技術規范和標準,指導行業生產質量管理,協調推進工信系統名牌戰略工作。三是監測、分析全市工業運行態勢,統計并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并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有關工作;負責市醫藥儲備管理的有關工作。四是負責提出全市工業、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國家和省、市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意見;按照產業政策和規定權限負責國家和省、市規劃內及年度計劃規模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審批、核準、備案申報等工作。五是負責對全市中小企業 和民營經濟的宏觀指導、綜合協調,負責中小企業統計工作,研究擬訂全市中小企業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市發展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的規章草案和扶持政策并組織實施,協調解決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指導和推進中小企業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結構調整優化;擬訂中小企業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及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擬訂推進全民創業的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創業輔導基地的規劃、建設及機構和輔導隊伍建設。六是擬訂和組織實施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年度計劃和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提出市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年度預算建議,實施對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的監督檢查;指導縣(市、區)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的設立和使用;提出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措施并組織實施;推動建立中小企業創業風險投資引導資金,確定資金使用方向;負責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組織推進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和信用制度建設;推動建立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引導各類中介組織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七是貫徹國家政策和標準,擬訂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信息產業等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省、市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全市軟件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八是承擔全市振興裝備制造業的組織協調責任,貫徹執行國家、省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依托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九是擬訂并組織實施全市工業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范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十是推進全市工業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提高行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十一是統籌推進全市信息化工作,組織擬訂相關政策并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絡融合;指導協調電子政務發展,指導電子商務發展,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和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十二是負責協調維護全市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絡的安全保障工作,協調處理信息安全重大事件,承擔跨部門、跨地區和重要時期的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十三是組織開展工業、信息化的對外合作與交流,組織開展工業、信息化利用外資工作。十四是承擔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組織協調工作。十五是管理原市屬工業局所屬12個事業單位和原工業經濟促進局、中小企業局、信息產業局所屬企事業單位。25個內設機構:辦公室、政策法規處(市加快西部工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人事處、規劃發展處、科技創新處、運行監測協調處、產業政策處、節能與綜合利用處、原材料工業處(市稀土辦公室)、裝備工業處、消費品工業處、國防工業處(市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事務辦公室)、保定市汽車領導小組辦公室、信息產業處、信息化推進處(電子政務處)、網絡信息安全處、融資擔保處、中小企業處(市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外經濟技術協作處、直屬企事業單位管理處、機關黨委、紀檢室、團委、婦聯委、工會。局直屬事業單位20個,企業12家。市委市政府臨時機構辦公室15個。分別是:信息化辦、電子政務辦、禁化武辦、工業強市辦、工業西進辦、減負辦、紡織辦、食品辦(食品工業發展)、創業辦、民營辦、小水泥整治辦、淘汰落后辦、爭創百強辦、稀土辦、對標辦。另外,主管的行業協會有:市企業家協會、市民營企業家協會、信息產業協會等工信系統各行業協會十幾家。

黨組書記

局長王東江

黨組副書記

副局長許西嶺

副局長李曙慧(女)

紀檢組長劉建麗(女)

副局長于俊峰劉瑞林

杜立權

孫福泉(掛職)

張志會(掛職)

總工程師劉玉國

總經濟師崔浩

【概況】2015年全市工業經濟保持低速平穩增長,增加值增速總體在4%5%之間。全年累計完成增加值986.8億元,11個設區市中排第5位;同比增長4.4%,與全省水平持平,11個設區市中排第6位。完成新增入統企業192家。

    2015年全市161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70.4億元,同比減少3.6%;實現利潤224.6億元,總量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長27.2%,增幅排全省第1位;虧損額47億元,同比減少59.6%;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5.7%,同比提高1.4個百分點。利潤增長、虧損額降低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天威集團虧損額較大(102.6億元),2015年虧損0.2億元,減虧102.4億元。

2015年全市工業37個大行業中,16個行業生產實現增長,五大產業“二增三降”,其中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保持較快增長。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57家,整車產量90.7萬輛,同比增長16.1%,高出全國12.9個百分點;完成增加值307.4億元,工業占比37.5%,同比增長12.1%,拉動工業增長3.8個百分點。實現銷售收入1226億元,利潤122.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54.6%。長城汽車完成產值674億元,同比增長25.8%,依然是支撐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食品業低速增長。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119家,完成增加值71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銷售收入218.7億元,利潤15.2億元。其中:蒙牛飲料公司同比增加產值11.6億元,是拉動全市食品業增長的主要動力。新能源及能源裝備制造業連續2個月負增長。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25家,完成增加值33.1億元,同比下降5.8%。實現銷售收入276.6億元,虧損額27.8億元,同比減少73%。分行業看:光伏行業繼續下降,太陽能電池產量205萬千瓦,同比減少0.5%;風電企業國電聯合動力同比減產9.6億元;能源裝備企業天威集團同比增產0.3億元,變壓器產量1.35億千伏安,同比減少0.1%。紡織服裝業繼續大幅下降。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346家,企業個數占比21.5%,完成增加值140.2億元,同比下降15.8%,下拉工業增速2.7個百分點,是市工業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實現銷售收入506.8億元,利潤30.1億元。建材業持續下降。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109家,完成增加值30.3億元,同比降低5.1%。實現銷售收入117.8億元,利潤4.6億元。

全市民營經濟組織達到29.2萬個,同比增長5.07%。全市民營經濟累計完成營業收入9594億元、增加值2038億元、利潤794億元、上繳稅金2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3%7.1%5.4%-4.6%。全市民營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67.9%

【工業經濟運行】為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一是加強監測分析和預測預警。2015年,面對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和加強大氣污染防控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市進一步強化工業運行監測協調機制,加強對全市工業經濟的“月分析、季調度”和對重點行業及骨干企業的日常監測,強化預測預警工作,每月根據工業用電量、工業投資等先行指標變動,對預期工業增速進行預測,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預警。繼續堅持按月通報全市工業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對出現波動的縣(市、區)及時通告,對傾向性問題提出對策,報請市政府協調解決。二是加強協調督導。針對工業經濟運行中發現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按照市政府要求,組成督導組,深入到有關縣(市、區)和重點企業進行調研,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督導工業經濟主要指標按計劃推進。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15年是全面完成省政府“三年新增50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目標任務最后一年,全市有200家任務目標。市工信局繼續深入開展“雙百小微企業晉級工程”。一是分解目標任務。積極會同市統計局、市發改委,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將全市200家新增規上企業任務分解到各縣(市、區)、開發區。二是篩選培育對象。組織各縣(市、區)、開發區對小微企業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初步篩選200家成長型小微企業作為培育對象,優先扶持,促其盡快晉級入統。三是落實獎勵措施。根據市政府《關于開展“雙百”小微企業晉級工程的實施意見》,積極協調市財政局、市統計局,組織將2014年新增入統工業企業獎勵資金600萬元,下發到各縣(市、區)、開發區。因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工業增長后勁繼續走弱,今年新投產企業入統進度明顯減緩,全年完成新增規上企業192家,其中:新項目投產企業26家。

【工業技術改造】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013.3億元,同比增速10.6%;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536.4億元,同比增速5.7%,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為52.9%500萬以上工業施工項目697個,其中技改項目369個,億元以上技改項目126個。結合各縣(市、區)今年指標完成情況,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縣(市、區)高度重視,進一步抓好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早謀劃、早部署,確保完成今年的投資目標。列入省千項重點技改項目一批、二批計劃項目90個,其中裝備制造類項目25個,冶金、建材、化工類項目24個,紡織、食品、輕工、醫藥類項目35個,電子信息、軟件類6;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85個,1億元以上項目42個,10億元以上項目5個。積極爭取國家省技改專項資金。組織長城汽車等5家企業申報國家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長城汽車獲得1億元資金支持。

【民營經濟發展】研究起草《2014年度保定市全民創業行動工作考核方案》,組織完成2014年度全民創業考核工作,對縣(市、區)、開發區及市直各部門全民創業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擬定考核排位。推進全民創業活動,研究起草《關于實施“民營企業創新驅動二次創業工程”的意見》。組織對全市及26個縣(市、區)和開發區民營經濟發展情況進行評價分析。研究制定《2015年扶助小微企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加強對全市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宏觀指導、綜合協調。篩選部分企業進行中小企業全信息化精益智慧管理培訓及推廣工作。

通過政策引導、龍頭帶動、品牌示范、優化服務等措施,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到目前,已形成以安國藥材、曲陽石雕、望都辣椒加工等傳統產業;白溝箱包、高陽紡織、容城服裝等特色產業;汽車制造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設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的“三大類”共存并進的產業格局。全市產業集群達到45個,其中省級產業集群13個,省級示范產業集群5個(高陽紡織、容城服裝、白溝箱包、安國中藥、博野橡膠機帶)。其中,年營業收入20億~50億元的10個,50億~100億元的8個,100億元以上的達到11個。產業集群內聚集企業3.1萬家,吸納從業人員 61萬人。截止2015年年底,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2862億元,完成增加值717.4億元。

積極推進融資擔保業健康發展。截至2015年年底,市轄區內注冊的融資性擔保機構40家,注冊資本金總量為38.18億元人民幣,按放大5倍計算,形成了190億元的擔保能力。其中3億元以上(含)3,占機構總數的7.5% 1億元(含)至3億元17,占機構總數的42.5%5000萬元(含)至1億元16家,占機構總數的40%5000萬元以下4, 占機構總數的10%

【入企幫扶活動】市政府召開“保定市入企幫扶工作會議”,組織29個市直部門成立市入企幫扶活動領導小組。按照分級分包原則,市級負責銷售收入3億元以上的242家企業和53家科技小巨人企業;縣級負責銷售3億元以下1243家規上企業和254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全市成立市級幫扶工作組67個,縣級幫扶工作組700余個,實際幫扶企業5000多家。1.全力促進政策落實。加強宣講國家、省、市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政策措施,讓企業全面掌握和運用好各項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協調有關方面將政策落實到位。2.多渠道幫助企業融資。市入企幫扶各單位積極組織幫扶企業與市金融部門進行對接,同時,各幫扶部門結合自身職能,多措施、多渠道幫助企業融資。3.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市入企幫扶各單位積極發揮綜合協調能力,針對企業產品銷售問題,幫助企業加強與下游客戶特別是政府采購、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對接,千方百計拓展營銷渠道,擴大企業產品銷售。4.破解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市發改委(重點項目辦)會同市國土局、市工信局等部門,積極幫助企業協調項目審批、建設用地、要素保障、政策兌現等方面的問題,力促項目建設早見成效。5.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清理涉企收費。按照國家、省惠企減負精神,全市取消、免征、停征小微企業行政事業性收費96項,積極落實民營企業零成本注冊,每年為企業減輕負擔在100萬元以上。落實小微企業減免稅。對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微企業,免征營業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3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減按50%計稅,按20%的稅率繳稅。6.大力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市科技局將17家服務平臺認定為保定市市級眾創空間,可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技術、策劃、資源管理、專業檢測等各具特色的服務;爭取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共為奧潤順達、順天電極、大正太陽能、巨力索具、中邁機電、向陽航空精密機械等12家企業,爭取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2項,資金710萬元。7.解決人才問題。市工信局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共舉辦各類培訓活動20場次,培訓企業家4000人次。另外,通過各培訓基地,培訓創業者2000人次,培訓職工10萬人次。

【智慧城市建設】為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成立智慧城市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擔任副組長,市政府辦公廳、工信、發改、公安、財政、人社、科技、住建、交通、各通信運營商等23家單位為成員單位。在市工信局積極組織推動下,市政府與聯通云數據有限公司、中國聯通保定分公司簽訂《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聯通河北分公司簽訂《基于“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的保定市智慧城市(一期)技術服務合同》。目前正積極推進云計算平臺、電子政務網上(虛擬)審批大廳、數據共享中心等智慧城市一期項目建設。

【先進制造業】組織對市智能制造(機器人)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研究擬定高端裝備(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裝備)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組織成立智能制造產業聯盟。為謀劃未來5-10年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思路、目標,編制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擬聘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規劃設計研究所編制《保定信息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研究報告》。另外,根據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保定市“十三五”重大研究課題和專項規劃編制計劃的通知》安排,“十三五”產業發展專項規劃涉及市工信局四項,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劃、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食品產業發展規劃、建材產業發展規劃。目前,已經完成規劃草案的初稿,正在進一步修改完善。

為推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組織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省各類補貼。全市5家企業5個產品獲得河北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扶持資金270萬元;標正機床獲得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省級配套資金272.5萬元。

【生產經營性燃煤鍋爐改造】為加強市區生產經營性燃煤鍋爐改造工作,市工信局抽調精干力量成立燃煤鍋爐改造辦公室。組織對市區鍋爐進行調查摸底,基本實現應統盡統。引導企業依據自身條件和需求,因地制宜采用不同鍋爐改造方式。組織企業和相關單位參加2015國際供暖設備展。組織工信部門和區環保、街道辦等一起,對轄區鍋爐逐一進行走訪,擬定一爐一策的改造方案,明確每一臺鍋爐的改造路線圖。組織4個督導組到各區進行督導檢查,并與未完成鍋爐改造的企業簽訂四位一體的責任狀。生產經營性燃煤鍋爐替代改造工作,全市三年任務數為2560臺,8697蒸噸。其中2015年任務數為512臺,1739蒸噸。截至12月底,共完成837臺,2178.44蒸噸,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市中心城區完成10蒸噸及以下生產經營性燃煤鍋爐共涉及129家企業157臺燃煤鍋爐,478.44蒸噸。通過各級各部門強力推進,并經市政府統一驗收,截至20151030完成拆除改造任務。

【淘汰落后產能】全市順利完成2014年度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驗收。對48家企業進行現場檢查,列入計劃的淘汰項目全部認定為完成淘汰任務。其中26家企業通過省級專家評審,符合獎勵條件。20153月,省財政廳、省工信廳聯合發文(冀財建〔201562號),下達1288萬元作為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其中市本級5個項目,共計336萬元,省財政直管縣21個項目(含涿州市),共計952萬元。2015年全市淘汰落后產能計劃涉及水泥、造紙2個行業共10家企業,按照工作規程,通過保定日報向社會進行公告,加強社會監督。為確保淘汰工作的扎實推進,對進展緩慢的縣(市、區)進行重點督促,定期不定期到現場核查,督促企業按要求拆除相關產能設備,保存影像資料,并進行廢毀處理。截至11月底,全市10個淘汰落后產能項目,已全部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淘汰水泥落后產能197萬噸、造紙落后產能11.2萬噸。

【軍民融合發展】組織42家軍民融合企業進行數據統計報表工作,了解掌握企業基本狀況。組織推薦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申報河北省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園區,推薦河北銳迅水射流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申報河北省軍民融合型企業工作。組織園區、企事業單位參加2015年河北省第二屆“中國.河北軍民融合國防工業協同創新成果展示洽談會”,為企業搭建軍品供需平臺。積極爭取省級軍民結合資金支持,淶水縣、易縣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園區分別獲得180萬元省級軍民結合產業資金支持,凌云、天威、樂凱、風帆、立中5家企業分別獲得省軍民融合產學研用示范基地100萬元省級軍民結合資金支持,為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打下了基礎。

【重點工業企業介紹】1.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保定市長城汽車工業公司,成立于1984年。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11,是中國最大的SUV、皮卡制造企業,已于2003年、2011年分別在香港H股和內地A股上市,是中國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營整車汽車企業。下屬控股子公司30余家,員工6.5萬余人。目前擁有哈弗SUV、騰翼轎車、風駿皮卡/MPV三大品類,具備發動機、變速器、前后橋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配套能力。

2004年以來,先后入選“民營上市公司十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500強”“中國制造500強”“中國工業企業500強”“中國汽車工業銷售收入三十強”“中國汽車效益200佳”等。兩次入選福布斯中國頂尖企業100榜;連續4年蟬聯榮列“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被評為“最具價值汽車類上市公司”“中國汽車上市公司十佳之首”;被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評為“推薦出口品牌”,被商務部、發改委授予“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

2013年長城汽車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評為“出口貢獻大獎”。入選了“2013福布斯亞太地區最佳上市公司”,并入圍福布斯全球1000強榜單,中國車企僅上汽、東風長城入選(957位)。被中聯控股集團、國資委和國務院等部門組成的上市公司評價課題組聯合評定為“2013上市公司百強第一名”。入圍《財富》中國500強企業、《2013胡潤中國品牌榜》“最具價值品牌前70強”并榮膺“全國最具價值汽車品牌”“2013年中國十大特色品牌”。

目前,已擁有了5000余人的研發團隊,其中技術專家500余人,包括外國專家12人,海歸技術人員20人。擁有了國際一流的研發設備和體系,20079月被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20065月成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設站單位”,20112月成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具備了轎車、SUV、皮卡三大系列以及動力總成的開發設計能力,可同時展開十多個車型的開發。發動機、變速器、整車造型、整車設計、CAE、試驗等各個環節都形成了自主的技術、標準以及知識產權。計劃2015年專業技術人員人數過萬。到2013年具備國際領先的研發水平和技術能力。

在研發設施上,近年來長城做了一般企業難以做到的事情。特別是“四大中心”(試驗中心、試制中心、造型中心、動力中心)已達到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水平。試驗中心可進行安全、排放、整車、化學材料、零部件、NVH等多項試驗;規劃新試驗室20000平方米,其中包括:環境模擬試驗室、EMC(電磁兼容)試驗室、動力總成性能/NVH試驗室等。試制中心建有車身柔性焊裝線、總裝工位,擁有試制工裝/夾具、快速模具、檢具設計能力,主要承擔技術中心所有研發車型的樣件、樣車試制,擁有生產個性化商品車能力。造型中心在數據測量方面配置了國際領先的測量設備,其中雙懸臂三坐標測量機、FARO柔性三坐標測量機、KREON激光掃描系統、擁有虛擬現實評審系統,交互式觸感評審系統和整車數字化加工系統等先進設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動力中心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 融合了benchmark, 設計, CAE, NVH, 標定,和試驗六大核心能力”。

長城汽車公司擁有轎車、SUV、皮卡為主三大產品平臺。哈弗SUV品類,在自主品牌中,哈弗SUV已連續7年在自主品牌中保持國內銷量和出口量第一,主要產品有中型、小型、家用SUV,曾榮獲“CCTV中國年度最佳自主品牌SUV”等多項權威大獎。在“達喀爾汽車拉力賽”中,哈弗代表中國汽車首次參賽。騰翼轎車主要有,長城精靈、炫麗、酷熊、凌傲、騰翼C30等產品。其中長城精靈在業界獲得精品小車的美譽。炫麗取得2009AO級兩廂轎車市場銷量冠軍,酷熊獲“第五屆CCTV中國年度經濟型轎車”,是該獎項中唯一一個自主品牌,顯現出與合資品牌相抗衡的實力。風駿皮卡品類,形成了 “高、中、低”多規格、多品種的“皮卡大全”。風駿皮卡已連續12年在全國保持了銷量、占有率、出口數量、市場保有量第一。在同國際皮卡品牌的較量中體現了獨特的競爭力,致使國外皮卡至今不能進入中國。2009年,“炫麗”“酷熊”“哈弗”“風駿”四款主力車型通過歐盟整車型式認證,這在中國自主品牌中是首家。目前,產品已出口到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連續多年保持了中國汽車出口數量、出口額第一。

2.河北中興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中興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是199912月組建的合資公司,總資產18.95億元。是目前國內最具規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及整車研發能力的現代化皮卡、SUV生產企業,是中國第一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產品牌皮卡車的誕生地。

公司擁有五個整車制造工廠和一個產品研發中心,擁有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及三套完整的SUV和皮卡車身模具。保定生產基地現有員工2300人,年生產能力10萬輛,15條主要生產線全部由計算機控制,從原材料進車間到整車下線全部在一個聯合廠房內完成。產品研發中心云集大批科技精英,具有強大的整車開發研制能力。

中興汽車公司整車制造工廠長達7公里的四大工藝15條主要生產線集中在一個聯合廠房內,全部由計算機控制。沖壓車間建筑面積9334平方米,由三條大型沖壓線和一條開卷線組成,沖壓設備引進美國VEESON公司和BLISS公司產品,具有年產車身沖壓件6萬套的能力。焊裝車間建筑面積15015平方米,由兩條主焊線、車身調整線、調整檢查線四條主線和七條分裝線組成。主焊線全部實現電氣自動化控制。涂裝車間建筑面積13927平方米,由前處理線、中涂線、面漆線三條生產線組成。車身噴涂采用陰極電泳底漆,鹽霧試驗指標超過1000小時(國際標準800小時)。總裝車間建筑面積為14680平方米,全線采用微機控制系統,通過電腦控制臺掌控整個生產節拍及工作情況,由內飾線、底盤線、成車線三條生產線及一條質量檢測線組成。

1999年開始,公司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建立了高水平的汽車研究院、試驗檢測中心和造型測繪中心,開創了自主知識產權基礎上的國際聯合開發的獨特研發理念和模式。汽車研究院擁有一支由15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高素質產品開發隊伍, 其中17名高級研究員,70名中級研究員,50%左右的人員具有10年以上整車的開發和實踐經驗。研究院設有整車、底盤、電器、車身、車身附件、模具工程、造型設計、產品實驗、技術管理和項目管理相關專業所;有健全的技術開發程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實行巨陣式管理,建立了以市場為中心的產品開發體系,并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與國外知名的設計公司進行聯合設計和自主開發。歷時三年研發的K系列皮卡、SUV代表了中國最新一代產品水平,同步國際主流產品,具備國際競爭力,引導自主品牌從價格競爭發展到產品競爭。

中興汽車公司主要產品有:無限系列SUV,威虎系列皮卡,旗艦A9皮卡,昌鈴皮卡和皮卡教練車等。

中興汽車公司是國內同行業中首批通過國家汽車產品3C認證企業,首家全線產品通過電噴發動機“三高”(高原、高溫、高寒)環境標定試驗企業,全線產品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公司順利通過ISO90012000版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美國RAB認證和海灣認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評定為“中國對外貿易信用體系指定示范單位”。

中興汽車公司精選國內外130余家供應商,建立了高水平的全球化零部件采購平臺,關鍵零部件均采用國內外同行業優秀企業的產品。公司在國內外建立了完善的汽車營銷服務體系,在國內有300多家各級經銷商、230家服務站,并建立電子商務系統,通過互聯網開展網上營銷服務業務。海外營銷服務網絡遍布中東、非洲、東南亞、南美、俄羅斯、西歐、北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俄羅斯、埃及、越南、土耳其等地建立了海外工廠,開展CKD/SKD境外組裝業務。

2003年以來,中興汽車產銷量在全國同行業中連年名列“三甲”,市場占有率保持20%以上,產品鏈覆蓋了高、中、低端全部市場;中興汽車在中國汽車行業中率先開拓國際市場,實施“國際化”戰略,連創全國同行業單批次出口、出口總量以及CKD/SKD散件出口多項第一。目前,中興汽車公司實現了由產品出口向技術輸出的轉型,在國外建立多家KD工廠,K系列產品出口(整車及KD件)占70%,形成了海外市場新格局,成為中國汽車海外市場第一品牌,引領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走向國際市場。

    3.凌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凌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下屬的河北凌云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前身是凌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4月。20008月,凌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進行了股權置換,并入了凌云集團公司持有的三家亞大公司的股權,并于200011月整體變更為凌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8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注冊資本36171.48萬元。公司現擁有7家分公司、15家控股子公司、3家參股子公司、兩個研發中心。年營業收入超過30億元。

凌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河北凌云機械廠,1966年建廠,原址在河北省淶源縣,1985年軍品停產,1987年撤消軍品生產線,列為軍轉民企業。1986年在河北省涿州市松林店鎮建設民品基地,于199411月整體搬遷完畢實現了引廠出山的戰略轉移。

公司主要生產金屬汽車零部件、塑料汽車零部件、PE管道系統三大系列產品。在汽車零部件方面,公司是國內最早開發車門窗框、鋼制輥壓保險杠、防撞桿的企業,是國內唯一有能力與汽車廠家同步設計開發車門窗框、輥壓/沖壓鋼制保險杠的企業,擁有了計算機仿真(CAE)分析能力,建立了保險杠低速碰撞實驗室。在PE燃氣管道方面,公司是國內PE燃氣管道產品的開拓者,是國內同類企業的領先者,是國內最早能夠提供PE燃氣管道產品開發、生產、施工、維護一體化全程服務的企業,市場占有率高達70%。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發展,公司已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技術領先的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和中國PE管道系統龍頭企業。

凌云股份公司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技術領先的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與全國各大汽車生產廠家均建立了長期配套關系。“凌云”和“亞大”已成為汽車制造業和城市燃氣輸配業的馳名品牌,“亞大”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連續三年在保定市利稅大戶企業排名居第五位;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中列第29位。

集團擁有兩個國家級實驗室、一個省級研發中心和建設部PE管道培訓中心;PE管材管件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國家質量免檢產品。各合資公司均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其產品均為省級高新技術產品,等速萬向節傳動軸產品為河北省名牌產品,亞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圖形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以凌云工業股份為主的幾家合資企業均通過了QS9000VDA6.1ISO9002質量體系、OSHMS18000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4.保定立中車輪集團有限公司

保定市立中車輪制造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民營科技產業園區,公司創建于1995年,2004年通過股權并購變更設立為中國車輪控股有限公司(新加坡注冊)獨資的外資企業,注冊資本為17150萬元人民幣,占地面積80000平方米,現有員工1200余人。20051019,中國車輪控股有限公司在新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鋁合金車輪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在中國擁有保定工廠、秦皇島工廠、天津一工廠、天津二工廠和內蒙古霍林郭勒工廠5家工廠。專業設計、制造、銷售汽車鋁合金車輪產品,集團現有鋁合金車輪年產能870萬件,還在建設中的產能440萬件,模具產能600萬套,到2012年集團總產能達到1310萬件,是中國最大鋁合金車輪生產企業之一。

保定市立中車輪制造有限公司為立中車輪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2008131,中國車輪控股有限公司更名為立中車輪集團有限公司。至此,保定市立中車輪制造有限公司成為立中車輪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公司中最大的子公司。

公司專業從事各種汽車鋁合金車輪的設計、制造和銷售,年產能為280萬只,有電鍍和噴涂鋁合金車輪300多種,直徑從12吋到26吋不等。通過了QS9000ISO/TS16949質量體系認證和國際認證機構,并擁有“歐馬”“TG·Racing”和“AOEM”注冊商標,其中“歐馬”商標于20039月獲得河北省著名商標稱號。經過10余年的不斷發展,公司已成為國內同行業中頗具影響力的現代化車輪制造企業。

公司技術研發處于行業的領先地位:現有70余位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研發人員;擁有完善的、世界先進的試驗檢測設備;應用UGPro/ECatia等產品開發軟件;能夠做到自主開發和客戶同步開發;并和清華大學有著長期的多項技術合作。Pro/E野火3.0開發平臺,集CAD二維與三維設計、CAE結構分析與機構運動分析、CAM加工模擬分析、模具設計、高級渲染、逆向工程于一體,使新產品的開發更加直觀、快捷,與客戶的溝通更加便利。EXPERT鑄造模擬分析軟件,可提前預知模具結構與產品結構存在的缺陷,使新產品以最短的時間迅速上市。UGCATIA三維設計軟件,使公司同時擁有現今世界上最專業的三種三維設計軟件和AUTOCAD二維設計軟件,為與所有客戶溝通搭建了完整的平臺。

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設備,選購的德國低壓鑄造機代表了國際先進的水平,進口的成組數控加工設備以及涂裝設備保證了公司生產設備始終處于中國前列。公司具備完善的產品質量檢測手段,并擁有一系列國際先進水平的質量檢測設備,包括德國生產的彎曲疲勞試驗機、徑向疲勞試驗機、沖擊試驗機、x光探傷機以及動平衡試驗機;日本生產的直讀光譜儀、測氫儀;美國生產的三坐標測量機。并配備了電子萬能強度試驗機、布氏硬度實驗機、金相顯微鏡、漆膜厚度檢測儀等。先進的檢測設備為生產優質的產品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立中車輪公司2000年、2003年兩次獲得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證書,連續多年被評為河北省“優秀私營企業”、“質量信得過企業”。立中公司車輪產品獲2000年~2003年度“保定市推薦名牌”,2001年獲“河北省質量信得過產品”,2003年獲“河北省優質產品”。20044月,人民日報社聯合60余家協會媒體進行市場調查,立中車輪公司生產的“歐馬”牌鋁合金車輪獲“中國市場用戶滿意第一品牌”稱號;200410月,立中公司生產的歐馬牌鋁合金系列車輪經中國市場品牌戰略管理聯合會審核榮獲“中國市場公認十佳放心品牌”。公司已連續多年被河北省評為“優秀私營企業”“推薦名牌企業”“產品質量信得過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5.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樂凱)隸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其全資子公司。中國樂凱已經從傳統的感光材料制造商轉型為高性能膜材料、數字印刷材料、數碼影像材料、新能源材料領域中集研發、制造、服務為一體現代化企業。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71的新中國第一個膠片廠——保定電影膠片制造廠。現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數碼影像材料、數字印刷材料科研、生產基地,中國平板顯示器用中高檔光學薄膜和薄膜深加工產品的大型研發、生產基地,中國特種感光材料、特種薄膜研發和生產制造基地。

中國樂凱產品涉及膜材料及涂層材料、印刷材料、影像記錄材料、精細化工等四大產品體系100多個品種,產品除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還銷往世界90余個國家和地區。“樂凱”,樂凱榮獲國家首批“中國出口名牌”稱號。

中國樂凱現有員工7300余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高級工程師以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000余人。現擁有全資子企業10家,控股子公司5家,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河北保定、河南南陽、安徽合肥、遼寧沈陽、廣東汕頭、天津、上海等地。

中國樂凱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依托樂凱組建了全國感光材料、全國光學功能薄膜材料、全國數碼影像材料與數字印刷材料、全國磁記錄材料等四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2009年,科技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聯合授予中國樂凱“國家級創新型企業”稱號。

“十一五”期間,中國樂凱緊緊依靠50多年積累的“涂層、成膜、微粒”三大核心技術,積極推進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已經基本實現了影像記錄材料和印刷材料的數字化轉型,并成功構筑了樂凱在光電顯示領域發展的基礎。樂凱數碼相紙已經完全替代傳統相紙;華光CTP版材、柔性樹脂版等數字印刷材料正快速替代傳統的銀鹽印刷材料;樂凱光學PET薄膜、TAC薄膜以及背光源用擴散膜、觸摸屏硬化膜等多種液晶顯示器用光學功能膜產品,已經批量供應韓國、德國、日本、中國臺灣以及諸如海信、TCL等國內外知名平板顯示企業,完善了國家平板顯示用上游關鍵原材料產業鏈。

“十二五”期間中國樂凱將繼續踐行“載錄時代信息,服務現代生活”的企業使命,緊緊圍繞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深化產品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戰略轉型步伐,實現在新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等領域的新布局,形成膜及涂層材料、印刷材料、新能源及電子信息材料三足鼎立、三業并舉的戰略格局。

6.保定風帆股份有限公司

保定風帆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公司)隸屬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公司前身保定蓄電池廠始建于1958年,是“一五”期間國家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1992年更名為風帆蓄電池廠,1996年改制為保定風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06月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設立股份公司,注冊資本2.18億元。20047月,“風帆股份”A股(600482)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20062月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公司擁有博士后工作站和行業內唯一的發改委、科技部先后認定的國家級技術中心,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第三批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取得國家認可委(CNAS)頒發的“國家實驗室”和“國防科技實驗室”認可證書,可按國際先進標準為用戶提供汽車用、工業用及各種特殊用途的蓄電池產品,獲得部省級科技進步獎44項、國家級科技進步獎4項,擁有授權發明專利3項。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酸性蓄電池分會和中國電池工業協會·鉛酸蓄電池分會分別于20065月和20073月遷址到風帆。

公司1995年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2000年通過VDA6.1QS-9000質量體系雙認證,2003年通過世界汽配行業頂級質量管理體系ISO/TS16949標準認證,同年順利通過GBT24001環境和GBT2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雙認證。

公司建有完善的營銷體系,成功實現為奧迪A6、帕薩特領馭、別克榮御、北京奔馳戴克300C、上汽榮威、南汽名爵、現代途勝、桑塔納、依維柯等國內絕大多數主流車型的配套,占國內配套市場的30%,連續兩年躋身于“中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建有16個銷售服務中心,已啟用風帆電池全國聯保服務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25%以上并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現產品已正式納入美國通用公司全球采購體系。“風帆”商標于1999年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風帆產品2006年正式被國家質監總局列為“國家免檢產品”。企業先后榮獲“全國用戶滿意企業”“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全國降廢減損先進企業”等稱號,2004年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授予“中央企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企業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近幾年的大規模技術改造調整優化了產品布局,蓄電池年生產能力達到1000萬只,2005年組織運行模式完成集約化轉變,管理職能逐步下沉,強化了成本意識、提高了運行效率和市場應變能力,在持續提升起動電池制造平臺的同時,致力于工業電池、新型綠色環保電源(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產業的研發投入。

7.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

河北晨陽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集水漆生產、建材貿易、工程施工等為一體的現代化集團公司。公司16年專注于水漆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是國家財政支持的節能減排綠色產業示范單位,中國最大的全水漆生產企業,中國推行水性化涂裝的發起者、探索者與實踐者。

集團建有全國唯一水性涂料院士工作站、河北省企業技術中心及河北省水性涂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與中科院工程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全國唯一一家水性涂裝納米材料實驗室,是全國水漆行業標準牽頭制定者,國家863項目承擔者,已獨立研發完成科技項目近百余項,申報發明專利30項。

集團現年產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百余種環保節能水漆12.5萬噸,旗下產品包含水性工業漆、水性建筑漆、水性柳編漆、水性木器漆、水性樹脂等5大系列上百個產品,產品市場覆蓋機械制造、五金家電、汽車行業、建筑行業、家具家居及鑄造、橋梁、船舶、集裝箱、鐵路等應用領域。

目前,集團正積極規劃實施博野、徐水千畝工業園建設,打造中國最大的水漆生產研發基地,創造中國水漆第一品牌,預計2015年底產能突破百萬噸,解決就業人數達2萬人。

8.河北奧潤順達窗業有限公司

河北奧潤順達窗業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中國最大的節能門窗生產、研發、安裝企業集團。所屬和控股企業有,河北奧潤順達窗業有限公司、中德合資順達墨瑟門窗有限公司、中德合資皮耶諾有限公司、德國萊口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國事業部、河北鼎泰華奧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門窗城)、河北鼎航保稅物流有限公司、河北晶玻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

在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開發區,建有世界最大的規模的節能門窗工業園,亞洲唯一的門窗幕墻展覽交易城—中國國際門窗城,國家門窗幕墻實驗檢測中心、海關保稅物流中心、國際門窗科技研發中心等。2013年,奧潤順達被科技部認定批準為“國家建筑節能技術國際創新園”,2014年,園區建成的核心區占地3000畝。

奧潤順達是行業內唯一的 “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能夠生產隔熱鋁、木鋁復合、鋁包木窗、實木、木索系統、陽光屋、玻璃幕墻、木質幕墻等全部門窗產品的唯一制造商。連續十一年在全行業排名第一,被住建部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授予“行業突出貢獻企業”和“科技創新企業”。

奧潤順達是科技部認定的“國家國際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工信部認定的“全國兩化融合首批貫標企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定的“國家節能門窗科技化產業基地”,河北省建設廳命名的“河北省節能門窗生產基地”,省工信廳命名的“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重點企業”和“示范企業”和,省科技廳命名的“河北省創新型企業”。“MOSER”牌節能門窗獲“河北省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

奧潤順達是中國新型節能門窗國家多項標準主編單位,河北省節能門窗標準等行業及地方標準的主編單位,河北省首批知識產權優勢重點培育企業,擁有業內首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建筑門窗節能工程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在德國設有“順達墨瑟節能窗用系統研究所”,在北京理工大學設有“奧潤順達設計和研發中心”,在公司總部設有國內行業唯一的“門窗幕墻節能技術研究院”,長期致力于科技創新,形成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多套具有完全獨立知識產權的產品系統,取得300多項科研成果和發明專利,承擔過科技部、住建部多項國家和省部級多項專項課題。

在發展中,公司始終致力于產學研結合,注重專業技術人才的梯隊培養。2010年起,先后與山東建筑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和河北軟件學院合作,在三所高校內設立奧潤順達“門窗專業本科班”,改寫了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沒有本科專業的歷史,為企業自身發展和行業備專業技術隊伍儲備了源源不斷的后續力量。

2004年,公司與歐洲門窗領袖德國企業MOSER公司合資,成立“順達墨瑟門窗有限公司”;2005年又與世界知名研發窗用系統權威企業德國RAICO公司開展長期科技合作,以推廣建筑節能為己任,致力打造中國第一門窗品牌,在中國首家引進和推廣節能門窗,成為中國建筑節能門窗領域的先行者,并由此獲得快速發展。生產的高端節能產品受到國內外的青睞,與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萬科、保利、華潤、中遠、中海、華僑城等多家國內著名地產結為長期合作的戰略伙伴關系。近年來承建了上千項門窗幕墻工程,其中著名工程有科威特王宮、莫斯科慈善學校、俄羅斯大使館、中南海、二炮、奧運媒體村、煙臺凱旋城、三亞半山半島、萬科中糧、保利政泉、遠洋國際、中信云邸等。

2010年又與歐洲最大的窗用設備、五金和密封材料制造公司——德國梅森博格集團合資,成立“河北皮耶諾有限公司”,旨在引進吸收轉化,研發和生產新型節能門窗材料。

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剛性實施,節能門窗產業正在成為低碳特征下的重大新興產業。為了進一步推進國家建筑節能減排事業的發展,打造并提升區域經濟核心競爭力,2011年,公司興建的世界最大規模的節能門窗生產工業園、國家級門窗幕墻檢測實驗中心和保稅倉儲物流中心投產運營,同年,中國首家門窗博物館——“中國門窗博物館”落成開館。2012年,亞洲首家“國際門窗展覽交易城”開業運營,入駐門窗城的歐美一線名企達到64家,國內一線企業240多家。迄今已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高碑店國際門窗節”。

2012年,公司創新團隊以其在中國門窗行業的龍頭地位、創新領先的優勢,被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評為河北省首批“巨人計劃創業創新團隊”。

2013年起,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奧潤順達作為“河北省經濟轉型升級的引爆點和環首都經濟圈的新引擎”來重點推動,被省委省政府列為“河北省三個一百重點企業”,由省發改委牽頭,制定出臺了有關扶持和發展節能門窗產業的意見,將奧潤順達的節能門窗產業“立足京津冀,面向全世界,瞄準國內乃至世界節能門窗中高端市場,建設國際門窗研發檢測中心、商務會展中心,保稅物流中心和生產基地、總部基地”。

9.保定標正機床有限責任公司

保定標正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前身保定第二機床廠為國有企業,最早隸屬于國家機械工業部,20世紀80年代末隸屬于保定市,20088月破產重組為標正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元,現為股份制民營企業。

幾年來,標正公司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在繼承原國有企業專業化實力的基礎上嫁接升級,調整產業結構,標正公司的主營產品由傳統的專用組合機床發展成為數控機床、組合機床及其智能自動生產線、專用機床及其配套通用動力部件,產品銷售覆蓋面持續擴大。現在的標正公司已成為中國“機械滑臺行業十強”首強企業、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省精密數控專用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示范性企業、省質量效益型企業、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單位、省級首批軍民融合型企業、河北省軍民融合產學研用創建基地、省巨人計劃創新創業團隊,建有保定標正機床有限責任公司院士工作站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并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014年,標正公司作為課題責任單位,聯合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石家莊飛機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形成“產、學、研、用”的合作共同體,共同承擔了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裝備制造科技重大專項——“航空復合材料構件自動鋪絲頭設備開發及應用”項目。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執行期為20141月至201612月。該項目的總體設計方案已確定,2015年年底第一臺鋪絲頭設備預計生產完成,2016年對設備進行系統完善,并以最終實現工業用機產業化生產為目的。

公司現具有設計制造專用機床400/年、通用動力部件3000/年的能力,通用動力部件產品有180余個品種、規格,居全國行業首位;標正公司的主營產品“保組牌  機床及動力部件”被評為河北省名牌產品;公司自主研發產品“立臥四頭龍門數控系列機床的開發與應用”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9項成果通過新產品的成果鑒定,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自主研發的產品獲得保定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

申報國家專利技術24項,20項實用新型已授權,4項發明專利已經入實審階段;

公司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4項,公司制定企業標準2項。   

公司現有生產用房20098.24㎡,實驗用房6555.9平方米,生產和改進大型機床260臺(套),其中精密、尖端機床30臺(套),通過與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科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國內多家知名院校、企業構建了“產、學、研、用”技術創新體系,同時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快速成型專家盧秉恒院士為院士工作站主任,以及國內組合機床行業的知名專家5名、大學教授8名作為技術研發顧問,研發團隊基本具備了承擔國家、省、市及行業重大項目的能力。公司共計承擔國家項目2項,省級項目5項,市級項目4項,已經結題驗收的省級項目3項,市級項目3項,作為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每年自主研發產品平均可達6項,為企業新增年均營業收入可達2千余萬元。

公司在201311月份取得了武器裝備保密資質,20151月份通過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二類)認證。自2009年以來,公司為北京301所、山西平陽重工等國內多家軍工企業提供非涉密的配套產品,公司已經具有了為國防事業服務的資質與能力。

保定標正機床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一個技術密集型的企業,將緊緊以國家產業政策為導向,結合市場需求,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提高機床本身的附加值,在機床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嵌入用戶需要的選擇性功能,實現產品在人機互動、在線檢測、物聯化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未來幾年,公司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1)重點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提升河北省裝備制造業在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的制造實力。(2)為適應現在經濟形勢整體低迷的環境,采取增量市場和存量市場全面覆蓋的戰略。在為用戶降低生產成本,節約人工成本、保證生產質量的前提下,為用戶改造現有的生產機加設備,并且融入智能化、綠色化的要素,最終實現以集成制造商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生產車間為最終目的。(3)公司將憑借產品特色,較完善的機加、檢測設備,以能夠為國防安全事業服務為發展的重中之重。

10.保定維爾鑄造機械有限公司 

    2001年,保定鑄機廠按照保定市〔200016號文件“國退民進、分步實施”的要求進行轉制:先發動職工出資組建保定維爾鑄造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保鑄),然后老保鑄依法破產新保鑄競買收購,到2009年初完成全部法定程序。之后,鑄機生活區整體劃歸市國資委下屬的民安物業公司管理,同時對老保鑄下屬的3個集體單位進行了整合改造(支持1個有能力的轉制自立,對較差的兩個進行了兼并),使新保鑄煥發了青春和活力。整個過程,歷時8年,得到了98%以上廣大職工的支持和認同。

新保鑄現有自然人股東161名,持股會會員股東875名,雖無控股股東(董事長原持股10%,由于企業發展,想入股職工很多,經三次減持,現僅占5%),但企業凝聚力極強。在崗職工1300余名;轄1個研究所、2個分公司、10個處室、6個分廠,基本具備了現代企業的制度和框架。

在企業轉制的同時,新保鑄狠抓了產品創新和技術進步,原來的老產品,已逐步轉由下屬的家屬工廠生產,瞄準世界最高端開發的新產品已使企業實現振興。

垂直分型自動造型線,在國內絕對領先,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完全可以替代進口,并有一定數量的出口,美國本土的工廠也已開始選用。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超過80%,產出80條。該線已被授予國家級新產品稱號,在2010年、2011年兩次獲國家重大專項產品獎提名,后一次還通過了初審。新研制的世界上最大規格的XZZ4111正在申報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已通過專家初審。

靜壓自動造型線是當今世界上水平最高的鑄造生產線,全面成熟才十余年的時間,以德國KW公司的產品為最品牌。該線自動化程度高,造型質量好,節能環保,是未來幾十年內現代鑄造的熱門設備,廣泛用于汽車、鐵路、造船、兵器、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等眾多領域,具有極廣闊的市場前景。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新保鑄生產的靜壓線在國內已凸顯優勢,水平與德國KW線極接近;從產品性能、制造質量、到生產工期、售后服務,比國內另三家對手明顯高出一籌,受到國家權威機關和重點客戶的普遍認同,已出口德國3條美國一條。

自硬砂生產線,含樹脂砂、堿酚醛樹脂砂、水玻璃砂生產線等三大類產品。在國內生產該類產品的企業超過200家,但產品與國外先進水平接近的,被業內稱為甲級隊的只有三家,新保鑄穩居首位。

幾年來,新保鑄每年都要開發填補國內空白的“首臺首套”新產品三十余項。從2010年起,新保鑄已連續五年榮獲國家機床工具行業“產品創新十佳企業”稱號,中國鑄機行業龍頭企業稱號,垂直線、靜壓線、澆注機等十余項產品先后獲行業大獎,僅去年就獲得專利30余項。新保鑄的年產值也由老保鑄最艱難時期的800萬元,增加到2015年的4億多元;原來的下崗職工,95%以上都已重新上崗;補發了拖欠的12年的醫藥費和9個月的工資;職工收入連年增長,現已進入業內上游行列。

11.河北英虎農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英虎農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創建于20093月,現有員工380人。公司占地186畝,建筑面積124000平方米。企業注冊資金3000萬元,資產總額15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5100萬元,流動資產9900萬元。2014年生產銷售“英虎”牌玉米收獲機1700余臺,實現銷售收入18000萬元,已成為河北省農業機械制造行業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科學興企,品質第一”的經營理念,以領先國內的農機開發流程和設計理念及試驗檢測手段,不斷開發、創新高端農業機械產品。歷經數年艱苦探索,成功研發出具有獨特不對行技術的“英虎”牌4YZB-2型、4YZB-3型、4YZB-4型系列自走式玉米收獲機。新研發的“英虎”牌玉米收獲機,結構緊湊,皮實耐用,容易操作、收獲速度快、玉米損失小。自投放市場以來,深受機手好評,在農機領域具有較高的美譽度。4YZB-2型、4YZB-3A型、4YZB-3B型、4YZB-4A4YZB-4B玉米收獲機取得了河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頒發的“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4YZB-3型、4YZB-4型玉米收獲機取得了農業部頒發的“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享受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公司先后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7項,2013年“英虎”牌商標被認定為“河北省著名商標”。2014年被河北省科技廳授予“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榮譽稱號,同年公司榮獲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作用,帶動了1000多戶農戶增收,100多名農民就業。總經理李應虎2014年被保定市人民政府授予“創業之星”榮譽稱號。

玉米收獲機是一個新興的農機制造行業,其產銷在中國呈快速增長的態勢。公司在河北、山西、山東、寧夏、河南、內蒙古、遼寧、安徽等地區建立了100多個銷售網點,形成了覆蓋華北、西北的銷售網絡。自2009年公司成立至今,公司一直實行訂單生產,產品年年供不應求,年年呈現了“滿負荷生產、完全銷售,無一庫存”的良好局面。

根據公司發展規劃,2014-2020年投資6.5億元,在河北順平經濟開發區(南園)建設“英虎農機工業園”,實施年產1萬臺玉米收獲機項目,按照“功能完善、集約發展、分區布局”的原則,重點打造“兩個園區、三個中心”功能分區。 兩個園區:農機總裝集成制造區、農機零部件加工區。三個中心:貿易物流中心、技術研發與成果推廣中心、農機售后服務與區域維修中心。加快構建河北省農機大市場、大服務、大品牌,到2020年,初步建成面向全國的農業機械產業園,輻射帶動河北農機產業跨越發展。

12.三利集團

三利集團始建于1986年,前身為河北三利毛紡廠,歷經十余年的發展,三利集團已成為以毛紡制造、服裝服飾為主,向金融證券業、投資咨詢業、房地產業、乳業、新型面料、國際貿易等領域發展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

三利集團現擁有三利毛紡廠、三利國際服裝公司、三利房地產公司、上海三利服飾有限公司、宏潤新型面料有限公司、北京天雅大廈等16家全資和控股企業。三利集團現有員工70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0余人,大專以上技術、管理人員500余人。

三利集團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三利牌”毛線從1991年起連續十年被評為“消費者信得過產品”;2002年被河北省工商銀行評為AAA級綠色通道執行企業;20033月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工作。

13.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

河北永亮紡織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計3000萬元,擁有自營出口權,公司機構健全是現代化的實體企業,公司集織、割、染為一體以生產毛巾、浴巾、枕巾等家紡產品,產品類型包括提花、繡花、素色、割絨等系列產品。公司于2001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被評為質量信的過產品經營單位,被中國家用紡織品協會評為毛巾行業雙星級產品標志企業,2002年被保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公司憑借先進的生產設備,雄厚的技術實力,完善的質量控制與檢測手段,依靠現代化的ERP管理模式及優質的售后服務,已經使公司在同行業中迅速的占領市場制高點,在國內20多個省市(自治區)設有銷售網點,內銷各大超市,外銷歐、美、日本等國家,深受廣大客戶的好評。

(楊婭)


(編輯:保定方志)
  • 上一篇:農業
  • 下一篇:已經沒有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九江县| 灌阳县| 松桃| 海门市| 萝北县| 吉木乃县| 宜昌市| 报价| 阜宁县| 壤塘县| 旅游| 文登市| 正安县| 河西区| 方山县| 扎兰屯市| 金坛市| 凤城市| 宁武县| 沁水县| 鲜城| 历史| 韩城市| 广州市| 界首市| 达拉特旗| 松溪县| 工布江达县| 涿鹿县| 思茅市| 会泽县| 宜阳县| 疏附县| 三亚市| 天镇县| 南召县| 安顺市| 武威市| 太康县| 渝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