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印咸(1900~1994)江蘇沭陽人。曾擔任過延安八路軍總政治部電影團攝影隊長、主持電影團工作,東北電影制片廠技術部長、副廠長、廠長,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兼攝影系主任,文化部電影局顧問,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電影攝影師學會副理事長、名譽主席,全國文聯委員。
1937年“八一三”上海淪陷后,吳印咸接受袁牧之邀到延安、陜甘寧邊區和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拍攝反映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生活與戰斗的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
1939年,電影團在延安拍攝后,開赴華北晉察冀地區抗日戰場,攝制八路軍與日本侵略軍英勇作戰和根據地人民的支前活動。為了拍攝白求恩大夫在中國戰場上的活動情景,吳印咸從晉西到冀中用兩個月的時間跟隨白求恩。1939年10月20日是白求恩準備回國籌集藥品器材和資金的日子,就在此時,日軍向冀西發動了冬季“大掃蕩”,白求恩毅然決定推遲回國,立即參加戰斗,來到摩天嶺前線,在離火線只有五六里的淶源縣孫家莊村外的一個小廟里安置下手術臺。戰斗非常激烈,炮火就在身邊鳴響,而白求恩仍然沉著鎮定地做手術。吳印咸拍攝了著名的照片《白求恩大夫》。經過兩年工作,吳印咸完成了《延安與八路軍》和《白求恩大夫》兩部影片的拍攝。
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吳印咸應抗敵報社社長鄧拓和軍區政治部攝影科科長沙飛之邀,撰寫了《攝影常識》一書,作為培訓攝影干部的教材,提供給八路軍和解放區的攝影干部閱讀,是解放區編輯出版的第一部攝影教科書。由鄧拓、沙飛各自撰寫序言,并由抗敵報社印刷出版,發行到部隊和地方。
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吳印咸攝影代表作品有《未來》、《向人民致敬》、《甌江帆影》、《玉屏夜色》、《劉三姐》、《紅旗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