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瀛(1881~1973)字石曾,筆名真民、石僧,晚年號擴武。高陽龐口村人。為清末重臣李鴻藻第三子。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以清政府駐法使臣孫寶琦隨員名義赴法國留學,先后入蒙達迪埃農校、巴斯德學院、巴黎大學學習生物和哲學。光緒三十二年(1906),與張靜江、吳敬恒發起組織“世界社”,出版《新世紀》周報。是年8月,由張靜江介紹加入同盟會。宣統元年(1909)在巴黎創辦豆腐公司及工廠,首倡“勤于做工,儉以求學”的留學宗旨,開展留法勤工儉學。
宣統三年(1911)回國后在北京創辦留法儉學會,并先后開辦高陽布里村留法工藝學校、保定育德中學留法預備班。1914年與蔡元培在法國組織留法西南維持會,設立勤工儉學會,發起成立華法教育會。1917年回國后,任北京大學生物學、社會學教授,創辦留法勤工儉學會預備學校。1920年在北京創辦中法大學,并在法國設分校,任董事長、理事長兼代理校長。1924年當選為國民黨第一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25年9月,參與建立“辦理清室善后委員會”。
1925年10月故宮博物院成立,任臨時董事兼理事會理事長,是故宮博物院的開創者之一。制定《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大綱》,此后歷任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國立北平大學校長、北平研究院院長等職??谷諔馉帟r期,從事與歐美的外交工作。1948年任總統府資政,1949年到瑞士。1956年定居臺北。1973年9月30日逝世。著有《石僧筆記》,有遺稿《擴武自述》、《石僧隨筆》。國民黨史館收藏有《李煜瀛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