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瑞(1897~1981)字云帆。蠡縣人。幼年在本縣上私塾,后入縣立小學堂。清朝末科鄉(xiāng)試中秀才。1917年與胞弟徐廷璣、堂兄徐廷瑜一同考入北京清河鎮(zhèn)第一陸軍預備學校,1919年8月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九期步兵科第四隊。1920年7月,因發(fā)生直皖戰(zhàn)爭,軍校受到兵劫,故而停辦一年半,1921年10月復課,1923年8月畢業(yè)后分至馮玉祥陸軍檢閱使署任見習排長。1924年10月任陸軍檢閱使署參謀處參謀,參加了第二次直奉戰(zhàn)爭及北京政變。后任國民軍第一軍副營長。1925年初任西北邊防督辦公署警衛(wèi)部隊副營長。
1926年9月參加五原誓師,參加了西安解圍之戰(zhàn)。后任國民聯(lián)軍宋哲元部副團長。1927年4月參加北伐戰(zhàn)爭。1928年任宋哲元部旅參謀長。1929年參加討蔣戰(zhàn)爭。1930年6月參加中原大戰(zhàn)。后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二二一團副團長。1933年3月參加長城抗戰(zhàn)。1936年4月參加察東百靈廟戰(zhàn)斗,因功升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二十一團上校團長。不久,奉調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教班第三期學習。后曾任第二十九軍參謀、第七十七軍第一七九師參謀長。1945年2月授少將。還曾任整編第七十七師參謀長。1948年11月8日,與胞弟徐廷璣參加張克俠、何基灃領導的淮海前線起義。并參加了解放南京、上海等地的戰(zhàn)斗。
新中國成立后,當選為全國政協(xié)第一、二、三屆委員會委員。1981年在北京病逝。